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热点 > > 正文

世界百事通!【原创物语】旅行者之梦

2023-03-27 20:14:55来源:哔哩哔哩

“旅行者”——这是 世人赋予他们的 共同的名字

从何方启程 向何方前进

因何种信仰 为何种目的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一切无从知晓 亦无需知晓

将全世界包容的地图 于他们而言

不过是 稍大的棋盘……

亦如缓缓移动的棋子一般

某个旅行者 正朝东方 迈出脚步——

Ⅰ.明日的风景

明日,永无止境的明日。前行不止的天空,擦肩而过的云朵,每向前移动一步,便离故乡更远一分。从银白色的雪国,再到深绿色的丛林,跨过赤金色的峡谷,又是五百里海程……过往与未来,在几种色彩间反复交替。

前进的理由,自己尚不明晰。只是倘若停留在某处,心中就会深深地惶恐起来,仿佛不去做些什么就无法原谅自己。人们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“Musette”,大概是因为他长着一双如同女孩般明亮的眸子吧,然而这个名字的真实性也无从得知——简单地叫他“旅行者”反倒更加准确。

“明日”的概念,对于个人而言,是反反复复的、从不间断的——直到死亡来临的那一天。正如对于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,“昨日”的意义也很微妙。人类最怀念的是昨日,最亲切的是今日,最期待的则是明日。这种说法或许过于偏颇,毕竟究竟是怀抱憧憬,抑或持有困惑,全得看人们自身的态度。然而总的来看,人类对于明日的到来不会抗拒,或者说不得抗拒。Musette并不渴望这样的明日能多过上几个,当然也并非是越少越好,活着只是活着,没有更多理由。追求之物,唾弃之物,作为消遣倒是不错。我们是否可以用“悲观”二字去形容这样的态度呢?然而不去抗拒死亡不代表不想去活,至少我相信Musette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悲观的人。

他总认为,世间的悲剧是不断连锁的,打个比方来说,穷人的孩子自小便担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,拼命地去工作挣钱,从此处落下病根。还清债务之时却因劳累过度而撒手人寰,究其一生竟一无所成——如此的悲剧便会循环往复下去。倘若还有后文,便是某个没受过教育的穷小子的辛酸史吧。像这样去评价人的一生,或许并不妥当。旅行者心中虽然接受上述的看法,却冥冥中认定,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幸福。花费一生去实现一个目标,在实现之时离开人世,亦如夏蝉扑向太阳后委身于土地一般,拼命地活过,哪怕名不经传,不也是幸福的吗?当然,这样的幸福听起来有些过于沉重了,对于自身权利与外界干涉的争论,直到今天仍在继续,于是在此不加赘述。

将痛苦一并怀抱,担负起一切,仍然坚强生活的人,Musette发自内心地钦佩。人们口中时常挂着“命运”二字,哪怕悲剧反复上演,人们对此也毫不质疑——然而打破不幸为何不能成为命运的一环呢?虽然昨日已然注定,但是只要活着,只要还能前进,就要牢牢抓住明日的风景。所有无能为力的人,所有无法摆脱痛苦的人,哪怕苦痛缠身,也不要放弃获得幸福的希望啊……

——知晓过黑夜的深邃,于是歌颂白昼的美好。跨过一望无际的平原,亦攀登过艰险的峻岭。富人举起酒杯高谈阔论,穷人举起锄头挥洒汗水。在矛盾夹缝中生存的人,便是旅行者——并不单指Musette,你我都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。明日,永无止境的明日,明日如约而至,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寄托于“风景”之中。

Ⅱ.脚下的风景

送别莱茵河,乘着旋律,去往奥地利。因畏惧奥斯曼土耳其战火波及,远离城市,向西伯利亚前进。途中遇见的波兰人,谋划着民族的独立。却不知俄国人早已察觉,等待猎物的来临……

究竟已经走过多少地方了呢?Musette的记忆中总是摇曳着来自各处的图景,影影绰绰地浮现后便化为乌有。有时也会感叹,如此婆娑的树阴有多美,但有时也只是心不在焉地向前挪动脚步。在最迷茫的日子里,偶尔也会停下来,静静地在高山之畔呆望着惨白的天空。是啊,这样沮丧的日子中,没有什么是值得留恋的。前进的目的,在心中变得黯淡起来,看着一步步陷入堕落的自己,竟然暗自发笑起来。

行走之时,常常倍感孤独。无人陪伴属实寂寞,却又令人快意。但是对于这份快意,他并不认可。所谓内向的性格——这样的人喜欢独处,但不如说是不得不独处——喧闹之时便惶恐不安起来,踽踽独行不过是无奈之举。时常沮丧感席卷全身,如此寒意,也会让Musette双腿颤抖。无论做什么好像都是错事,仿佛前进一步就要拿出万般勇气。但自己把事情做错莫不也是过去留下的祸根?有太多的往事,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……在最困顿的时候,在倍感煎熬的时候,他常想,鼓起勇气面对那些被伤害过的人,对生活负起责任来吧——然而一切施加在我身上的恶又该由谁来负责呢?人一生不过历经几十个春秋,怎能明悉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?又该让谁来评断?由谁来救赎?Musette不知道,只是呆滞地向流云伸出手去。

生命的另一面究竟是什么呢,好想去探个究竟。Musette认为“死”不过是“生”的对立面,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,或许并不很让人痛苦——可能倏然间将死亡一并接受。然而上帝让活人们恐惧去死,因此苟且活着便好吧。话虽如此,人类恐惧的究竟是“死亡”这个概念,还是“未知”本身呢?算啦,既然这是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拥有的本能,那么就不去抗拒,好好活着吧。不仅要好好活着,还要多去实现一些心愿,这样才算是不辜负一条渺小的生命吧。

偶尔也有过很宏大的目标,不,很宏大的目标已经有了。但Musette并不为这些目标而活,虽然他心里清楚这些目标十分重要。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应当是“活在当下”,享受活着的时时刻刻。奔腾不息的莱茵河,向远方不断延伸,不知道会从哪一天开始就彻底看不见呢——但是想这些干什么?明明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,每一天还愁眉苦脸真是可笑之极——但冥冥中,Musette却对此说法感到怀疑,让死亡来驱使一个人的行动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威胁——他就是这样矛盾的人。活着就是活着,不为任何事情,这是他经常告诫自己的事情。

所以,脚下的风景大概才是最美丽的,虽说远处常有令人心驰神往之物,但是如果不能享受到分分秒秒的乐趣,即便能接触到再美丽的景色,恐怕也无法真正享受。将旅程当作任务去完成的人,始终都无法感受到——很多时候真正想看见的,就在我们身边呀。每行走一步,便呈现出不同的风景,或是令人神往的,或是令人惋惜的,世间的悲剧与喜剧如此交织纠缠,轮回万载。无论如何,只有学会将一切一并接受,才算是真正将这人生活过……

梦中嗅到的是,樱桃酒的香甜,人生的色彩亦是如此,澄澈香浓。手风琴家突然跳起了乡村舞,打铁匠也聊起了爱情故事,欢声笑语中,点亮的星光,在旅途中不断闪烁……

Ⅲ.昨日的风景

在彷徨的时光中,逐渐远去的回忆……

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不幸的他,在上一代所埋下的祸根中,勉强成长了起来。如上文所言,世间的悲剧是不断连锁的,想要摆脱厄运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——然而Musette并不算努力,那不勒斯的气候限制了他——这当然是谎话。神学院的空气与外面相比,并没有圣洁几分。其他学生的心中除去休日更精美的伙食之外,只是一门心思地想着之后会被分配到什么教区,当然没人真正去考虑,不过是为茶余饭后的时间提供谈资罢了。神父们胸前的十字架擦得锃亮,一个个板起脸来,用近乎夸张的声调念着祷词。有趣的是,欠下别人赌债受人威胁时,他们倒是垂着头,仿佛想在自己的十字架上找到什么新玩意儿一样。

想来出生后没多久,意大利就被分割成了诸多小国家,新教皇不过是在自由和平等的口号中一步步走向神坛……意大利好比一个哭泣的醉汉饮下最后一瓶啤酒,抱怨着世间不公,殊不知真正害了他的正是手中的珍贵之物。Musette并不反对宗教,他最初的仁爱思想正来自于约翰壹书:“我们若彼此相爱,神就住在我们里面,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。”因此,绝非基督教义本身的问题,然而真正的敌人究竟是谁,彼时的Musette还什么都不知道。

法兰西,一个将高雅和庸俗尽数怀抱的国家。正所谓越有价值之地,纷争便越多——尤其是那个颁布《民法典》的男人掌权之后。无论是美誉或是诋毁,这些言论的激增无不说明,法国已经高傲地屹立于欧洲大陆上了。可是自由与平等的那天还没有到来,或者说远远没有到来。“百日王朝”以后,法国政治局势风起云涌,“拿破仑”一词也成了众人缄口不提的大象。在诸多野心浮出水面的时代,在无数疑问亟待解决的时代,众人只能扣动扳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,证明自己还没有放弃与命运拼搏的勇气。Musette正是在这样的召唤下前往法国,将自己宝贵的四年青春献给了革命……恢复土地贵族的权力、限制出版自由、解散新国会……查理十世所为,实在让人愤怒——七月一声枪响,三色旗飘扬于空——波旁王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亲眼见证了革命胜利的Musette,不可谓不喜悦,然而就在朋友们疯狂地饮着黑麦酒的雨夜,毫无征兆地,他悄悄地离开了。

事实上,Musette早已作出这个决定,他仍然热爱着这份事业,不仅仅是从内心去审视——若是以后表现优异,骑士也要对我敬让三分。可是,他仍然沮丧,仍然惆怅,仿佛在冬夜将温酒一饮而尽后,反而更能感受到那份寒冷一般。他害怕杀人,他并不赞颂团体的正义,更害怕仇恨的蔓延——然而现实从来不会因中庸与温和而改变,Musette的双手不得不沾满鲜血。将敌人的人生毁掉的他,虽说尽量尝试不为道德所束缚,也难以安然入睡。获得了胜利,时代便会按照设想运行起来吗?哪怕尽力去爱上战争,这难道就是我想要终身奋斗的事业吗?于是回到了那个终极命题——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?无法抗拒席卷全身的空虚,我所爱之物无法填补我的人生。从神学院退学,已经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不少麻烦,又擅自前往法国,我这样的人,该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呢?在花期肆意绽放的玫瑰争奇斗艳,唯有我丑陋地在角落中顾影自怜。真理的种子仍未开满大陆,愚昧的争执仍在继续……春天终将到来,我会不断前行,渴望着某一天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。没错,悲剧虽然是连锁的,但是往昔之事终将成为回忆,不妨就在向前迈出脚步的时候,尝试去斩断纠缠的悲惨命运。将自身的可能性扼杀,活在仇恨中的人,是无法得到幸福的。这样想来,昨日的风景,终有一天会成为美好回忆吧。

恍惚间,Musette推开了那个院子的大门。

Ⅳ.远方的风景

很多人喜欢将“快乐”的反义词称作“愤怒”。在Musette看来,“愤怒”不过是“快乐”中最糟糕的一种,虽说他自己也无法抑制这种感情的产生。他最讨厌常常将愤怒写在脸上的人,明明每个人都很脆弱,却从来不克制自己的情绪——有时这种人也令他生羡,开心了就笑,伤心了就哭,岂不是很美妙吗——然而,这世上一定有超脱这等快乐的存在,Musette称其为“幸福”。

为了得到幸福,人们究竟要付出多少代价呢?或许当人们称其为“旅行者”的时候,他已经足够幸福了。这个世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就已经存在,可真正得到幸福之人寥寥无几。他并不认为幸福是什么延续性词语,不妨说只是个短暂的——可能只有一瞬间的形容词。但他可以骄傲地说,哪怕并不一帆风顺,自己所得到的幸福一定是长久的、真实的——只要踏上旅程,便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幸福。像极人生,若是人活着只是为焦虑的心情所埋没,因活着而焦虑,那么便丧失活着本身的意义了。

没错,哪怕每个人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,Musette相信,人活着的终极目的一定是为了取得幸福。自己的劳动受人认可是幸福,一切的劳动被人践踏是痛苦;写下令自己满意的诗篇是幸福,嫉妒他人有更好的才华是痛苦;在旅途中感受到生的快乐是幸福,体会过死的可怕是痛苦——我们的生命,就是在这样的情感螺旋中,呈现出形态各异的“风景”。不要害怕,无论是对是错,是伟大或是渺小,是高尚抑或庸俗,请大胆拥抱属于你的风景吧——“活着并不为活着,活着只为活着”,若能弄懂这两句话的含义,我相信Musette的心意一定会传承下去吧……

19世纪末,历经南北战争的美国焕发新生,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,城市化的潮流已经无法阻挡。当一辆辆汽车在马路上欢快行驶着的时候,夏季的气温仍然没能被科技所改变,不如说飞扬的灰尘把酷暑牢牢地锁在了城市里。“去避暑山庄度个假吧”,富人们这么想着,自然要避开那些大城市。于是最终地点就选在了西雅图,毕竟发展得很晚,环境也很清净——如果避开那些淘金佬的话。但是,选择此处并不只有这一个原因,人们听说好像是某个来自欧洲的诗人,其生前所作诗篇直到今年才被发现,于是也就在“择日不如撞日”的资本主义口号下被匆匆公开展览了——贴心的是,儿童票半价。

被花朵簇拥着的房间里,一尊精美的雕像立在中央,若是仔细观察,则会发现眼神无比清澈——这是听那些见过他的人描述的。展台前的大理石上,刻着他的生平:“姓名不详,出生日期不详,曾游历欧洲各处,见闻广博,文采斐然,逝世地点不详,后葬于华盛顿州西雅图”。

若您感到无聊,想到处转转,就可能会在某个不起眼的展台上发现以下文字:

“向着远方的风景 拨开纷争的迷雾

跨越历史之风 向下一处启程

向着远方的风景 候鸟将作出指引

在回忆与未来的缝隙中 不断向前迈进

向着远方的风景 用寂寞填满酒杯

甘甜之味 苦涩之味 一并秘藏于心……”

——“再见了(Adieu)”

——“致所有 尚未停止脚步的 旅行者”

后记

Salut, enchantée!今夜你我在此相逢——该如何去描述这份心情呢?

《旅行者之梦》完成于去年夏天,同时应当算作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原创曲(如果撇开那首《即将启程的风景》)。没想到,再次提起笔来,将这个故事完成之时,已经到了第二年春季。

为什么想去用文字去将一切完成呢?或许只是我从这现实稍微脱离出来一会儿的手段吧,说得再通俗一些——仅仅作为消遣。受个人因素,单纯用音乐目前还难以将一切传达出来,因此才选择用文字去,将一个个世界补充完整。虽说原计划是想写六篇小说,但是从这篇来看,貌似并不是完全的小说……除此之外还有五篇,皆来自于过往的曲子,不知是否会受人期待。但无论如何我都想去写,无论如何都想在能写的时候多写一点,没错,无论如何……

旅人所经历的,是循环往复的四季,如同不断陪同我们的日日夜夜一般,我们螺旋着前进。“活着并不为活着,活着只为活着”,若能弄懂这两句话的含义,Musette的心意便会不断传承下去——并且永远传承下去。

这篇之后就不会再有后记了,不过想说的话都在正文里啦。我是Parady,一个小小的音乐人,有时候也会提起笔来写写东西。希望以后还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故事,更好的曲子——以及更加丰富的世界。

Merci beaucoup!

标签: